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根据上级团组织工作部署,2025年暑期,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统筹推进社会实践工作,不仅组织49支社会实践队开展专项实践,还鼓励474名学生参与“返家乡”个人实践,全院参与社会实践的总人数达到812人。其中社会实践队伍分赴滨州博兴、淄博张店、德州武城、泰安岱岳、济宁曲阜等山东省内多地,开展产教融合调研、乡村振兴服务、红色基因传承、文化保护弘扬等主题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姿、实干之力奏响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的奋进强音。
产教融合谱新篇,科技赋能促发展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学院的多支实践团紧跟时代步伐,聚焦材料学科特色,深入产业一线,探寻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新机遇、新路径。
“岐黄绿韵,匠心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扎根淄博,既在张店区国际会客厅洞悉材料产业与文化融合的发展现状,也走进当地陶瓷材料企业探寻传统元素与现代材料的融合路径,为专业知识转化与传统文化传承筑牢实践根基。“材聚万象,工铸精魂” 调研团奔赴东营,既踏入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展厅,领略到纳米粉体材料制备等前沿技术的魅力,也在交流访谈中知悉企业从单一产品迈向多元矩阵的创新发展之路,深切领悟到新材料对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动作用。“京博筑梦”产教融合实践团走进青岛科技大学驻博兴“科技小院”,近距离观摩了聚合物材料合成、新型复合材料应用等前沿科研成果。“碳硅聚力,产学共研”基层服务实践队同样立足淄博,在桓台县膜产业园了解了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等产业的发展态势。

赴淄博市张店区“岐黄绿韵,匠心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走进山东硅元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淄博中强瓷业有限公司,深入企业一线参观学习。此图片为走进淄博市国际会客厅展览区,在相关人员的讲解下,学习淄博市新型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应用

赴东营市“材聚万象,工铸精魂” 调研团国瓷研发负责人分享了企业从单一产品到多元矩阵的创新历程

赴滨州市博兴县“京博筑梦”产教融合实践团在参观企业文化馆过程中全面领略京博集团的多元产业布局和发展历程

赴淄博市张店区“碳硅聚力,产学共研”基层服务实践队在桓台县膜产业园学习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等产业的发展态势并进行交流研讨
乡村振兴担使命,青春力量绘蓝图
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青年学子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广阔舞台。我院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扎根乡村基层,以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与农业现代化。
“材润乡田乡村振兴队”赴德州武城邢坟台村,在村支书的 “振兴课”中,队员们明晰了乡村产业转型的需求。他们走进金盛汽车零部件公司车间与橡胶条生产基地,将设备操作、工艺优化等一线问题转化为科研思考。“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调研团在聊城东阿,从国家黑毛驴博物馆、中国阿胶博物馆到东阿阿胶集团、中医药产业园,探寻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他们还走进郭口村、艾山村,见证了九顶莲花艾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梦启航”实践队聚焦临沂郯城姜湖贡米,调研了“鸭稻共生”“虾稻轮作”的生态种养模式与“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组织模式,倾听农户需求,为地标农产品增值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日善堂善心举”基层服务实践团则立足青岛市市北区,走进专注帮扶社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的日善堂公益机构,通过筹备爱心午餐、陪伴老人用餐交流、宣讲反诈知识等行动,为基层困难群体送去温暖关怀,在公益服务中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以青春担当为基层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赴德州市武城县“材润乡田乡村振兴队”进入车间沉浸式学习橡胶条生产全流程

赴聊城市东阿县“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调研团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艾山村村史馆

赴临沂市郯城县“为梦启航”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展开面对面交流

赴青岛市市北区“日善堂善心举”基层服务实践团热情招待老人用餐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筑梦正当时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激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探访、宣讲调研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岐黄绿韵,匠心传承”服务队赴淄博博山,在焦裕禄纪念馆体悟了“无私忘我、爱党爱国”的精神,在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学习了中医药理论与实操。“烽火淬炼,材料铸魂”实践团赴泰安岱岳,走进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与纪念馆、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开展了向革命先烈献花默哀、围绕革命历史进行专题研讨等活动。“薪火传材,筑梦强国”实践团赴德州宁津,走进崔杨抗日战争纪念馆、萧华将军故居追寻红色足迹,在实物史料与全息影像中感悟冀鲁边抗战精神与革命先辈信仰,又探访崔杨美术馆,于红色主题艺术作品里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学习中扎根心底。

赴淄博市博山区“岐黄绿韵,匠心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在焦裕禄纪念馆前合照

赴淄博市博山区“岐黄绿韵,匠心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扁鹊像前合照

赴泰安市岱岳区“烽火淬炼,材料铸魂”实践团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与旧址前合照

赴德州宁津“薪火传材,筑梦强国”实践团与萧华像合影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院812名学子扎根中华大地,在产业一线、乡村田野、红色阵地践行使命,既转化专业知识服务地方,更锤炼信念厚植情怀。未来,我院学子将继续将汗水挥洒广袤大地,用实干书写无悔答卷,在调研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继续让青春力量为乡村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传统文化增内涵增魅力、为基层社区增正气增活力、为生态文明增绿色增和谐,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增信心增动能,奋力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篇章。